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日本和印度強硬表態(tài)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日本和印度強硬表態(tài)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日本與印度有哪些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與印度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shù)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圣岳。
日本群島地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fā)生1次。
位置:1)大部分位于北緯10度至北緯30度之間,主要位于熱帶;2)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
地形:分為三部分,1)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2)中部是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一年分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日本與印度是兩個完全不同地理特征的國家,日本是主要有4個大島組成的島國。特點是處于地震熱帶地震種多,又臨近海洋,所以長期會遭受到暴風雨。是一個比較容易遭受自然災害的一個國家,而且國土面積在亞洲來說相對較小,只有37萬平方公里,但是卻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國家。
印度是建立在亞洲南部印度半島的一個國家,國土面積較大,超過200萬平方公里,地理特征是北高南低,典型的亞洲熱帶半島氣候,而且國土面積絕大部分都是平原,容易種植農產物,資源較豐富,但是人口眾多拉低各種資源數(shù)值,因此還是發(fā)展中國家。
日本是島國,從海陸位置來說,位于太平洋西部,亞洲東部。從緯度位置來說,位于北半球,主要屬于中低緯度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印度是臨海國,從海陸位置來說,位于亞洲南部的印度半島上,南東西三面臨印度洋。從緯度位置來說印度為北半球,屬于熱帶地區(qū)。
二戰(zhàn)期間,日本是否侵入印度尼西亞?
那是肯定的。大東亞共榮圈包括中國、朝鮮、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當時稱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以日本為中心。
日本女性在印度安全嗎?
日本女性在印度不安全。印度的性犯罪問題可不僅僅是威脅到印度女性的安全,有一些去印度旅行的外國女性也會遭遇印度犯罪分子的侵犯,有些女性甚至是遭遇多名男性的共同侵犯。
嚴重的性犯罪問題讓印度女性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它也讓印度在國際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日本和印度將在年內舉行防長會晤,共同推進印太戰(zhàn)略,美國怎么看?
“印太戰(zhàn)略”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2017年年底在訪問亞洲國家時提出,特朗普推出“印太戰(zhàn)略”代替奧巴馬的TPP,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發(fā)展,達到阻止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經濟上超越美國這個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目的,日本簽署的“廣場協(xié)議”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不得不防美國的陰謀!
為了落實“印太戰(zhàn)略”,2018年5月30日,在夏威夷的珍珠港,美國當時的國防部長馬蒂斯主持了太平洋司令部的改名儀式,馬蒂斯宣布把太平洋司令部改成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從名稱的更換而言,美國重點強調的是印度,其次才是太平洋,印度才是印太戰(zhàn)略的核心。不過,新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的轄區(qū)、部隊建制等,和原來的太平洋司令部相比,并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就是改了一個名字而已。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這次更改名字,落實了特朗普的提倡的“印太戰(zhàn)略”。在特朗普的計劃中,印太戰(zhàn)略包括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并不斷拉攏東盟國家,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都對“印太戰(zhàn)略”表示明確的支持。
在美國國防部2018年發(fā)布的《2019年度國防預算案》中,美國對“印太戰(zhàn)略”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描述,是一套針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整體戰(zhàn)略”,涉及美國和日本在亞洲的軍事演習,美國和印度在亞洲的軍事演習,美國和澳大利亞在亞洲的軍事演習,加強個別地區(qū)的軍事防御能力,增加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軍售。
不僅如此,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不是軍事合作那么簡單,還有經濟合作,這就是美國拉幫結派的方式,現(xiàn)在印度和日本的防長即將在年內舉行會晤,推動“印太戰(zhàn)略”,這都是美國的主意,日本只是執(zhí)行者,美國才是策劃者,特朗普很高興看到印度和日本在軍事上緊密合作。
自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退出《中導條約》之后,世界格局又發(fā)生了變化,在特朗普的“印太戰(zhàn)略”下,美國想在亞洲國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目標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看到美國如此囂張,俄羅斯警告美國不要再亞洲部署中程彈道導彈,否則俄羅斯會在委內瑞拉部署彈道導彈,威脅美國的本土安全。
從日本的角度來說,日本從二戰(zhàn)之后一直受制于美國,日本早就想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并不希望美國繼續(xù)染指亞洲,否則日本將會繼續(xù)被美國控制,繼續(xù)做一個主權不完整的 國家,時刻都受到駐日美軍的威脅!另外,印度也別太傻,美國把印度當作“印太戰(zhàn)略”的核心,是想把印度當作對付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炮灰,印度和美國合作,就是與虎謀皮,是引狼入室,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如果足夠聰明,應該拒絕參加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日本和印度強硬表態(tài)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日本和印度強硬表態(tài)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