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緊急撥1.7億救災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緊急撥1.7億救災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甘肅應急救災物資有哪些?
甘肅應急救災物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食品:包括方便面、餅干、面包、罐頭等,為受災群眾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飲用水:在災害發(fā)生后,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因此提供干凈的飲用水是至關重要的。
毛毯、棉被等保暖用品: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保暖用品能夠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醫(yī)療用品:包括藥品、醫(yī)療器械等,用于救治傷病人員。
衛(wèi)生用品:如衛(wèi)生紙、衛(wèi)生巾等,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衛(wèi)生需求。
帳篷、折疊床等臨時住宿用品:為受災群眾提供臨時的住所和休息場所。
發(fā)電設備、照明設備等能源供應用品:在災害發(fā)生后,電力供應可能受到影響,這些設備能夠為受災地區(qū)提供基本的能源和照明需求。
此外,還包括一些安全防火用品、女性用品等特殊需求的物資。這些物資的準備和調配需要充分考慮受災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以確保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1. 食品和飲用水:準備足夠的食品和飲用水,可以是罐頭食品、干糧、能量棒等。
2. 緊急醫(yī)療用品:包括創(chuàng)可貼、消毒劑、止痛藥、繃帶等。
3. 照明設備:手電筒、蠟燭、火柴等。
4. 通訊設備:備用電池、充電器、無線電等。
5. 救生設備: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等。
6. 清潔用品:肥皂、毛巾、紙巾、垃圾袋等。
7. 工具:鏟子、錘子、鉗子等。
8. 保暖用品:毛毯、睡袋、保溫衣等。
9. 重要文件和證件:護照、身份證、保險單等。
10. 現金:備足夠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農村救災款發(fā)放標準?
發(fā)放標準:
1、應急期生活救助標準。自然災害應急生活救助資金由原來每人每天10元、救助期15天提高為每人每天20元、救助期15天。
2、過渡期生活救助標準。災后過渡期生活救助資金由原來每人每天10元和1斤大米、救助期限3個月提高為每人每天20元和1斤大米、救助期限3個月。
3、因災“全倒戶”重建補助標準。因災“全倒戶”恢復重建補助資金,省財政對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由原來每戶補助10000元提高到每戶補助20000元(五保戶、孤兒每戶補助25000元)。
4、因災“重損戶”修繕補助標準。因災“重損戶”農房修繕補助資金由原來每戶補助1000元提高到每戶補助2000元。
5、因災遇難(失蹤)人員家屬撫慰金標準。由原來每個遇難(失蹤)人員8000元提高到20000元,發(fā)給其親屬。
6、受災人員冬春生活救助標準。冬令春荒生活救助由原來按人均90元標準提高到按人均150元的標準,實行分類救助。
緊急搶修救災工程,可不可以不招標?
可以。
不需要招標工程: (一) 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或者搶險救災而不適宜招標的; (二) 屬于利用扶貧資金實行以工代賑需要使用農民工的; (三) 施工主要技術采用特定的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 (四) 施工企業(yè)自建自用的工程,且方施工企業(yè)資質等級合工程要求; (五) 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屬小型工程或者主體加層工程,原中標人仍具備承包能力的; (六)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答,緊急搶修救災工程可以不招標。
緊急搶修救災是指,某地發(fā)生了地震或其它重大災難,而且這種災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意思。
例如地震中某干道塌方多處,導致人員疏散或救災物資難以運送災區(qū),在這種情況下,搶修塌方路段不用招標,要用最短的時間使道路暢通。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緊急撥1.7億救災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緊急撥1.7億救災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