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居民存款減1.11萬億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guān)介紹居民存款減1.11萬億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居民存款增加10萬億是定期存款嗎?
居民存款增加10萬億,這個存款是包括定期和活期存款的。
今年所有銀行理財都去除了剛性兌付,采取凈值化管理,部分理財本金還虧損了,而存款安全性最高,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選擇銀行存款。所以今年我國銀行的居民存款較比去年同期有較大的增長。
7月居民存款減少1.36萬億,老百姓的錢花到哪里去了?
老百姓的錢去哪里了,你問,他問,大家都在問。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也是大家都關(guān)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其實,大家都知道錢去哪兒了,不就是買房子,買車了,教育孩子了,日常消費了嗎!
第一、老百姓的錢一大部分購買了房子,包括房子家裝,購買家具、家電等等。這一筆費用,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人一生中消費最大的一筆錢,這筆錢需要奮斗一生,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賺到?,F(xiàn)在,四五線城市一套房子需要幾十萬,省會城市大致需要上百萬,北上廣深一套房子需要幾百上千萬,絕大多數(shù)工薪階層一個成年人月收入為三千元左右,不吃不喝需要多少年努力才能買到一套房子,這是一道簡單的算術(shù)題,通過計算您就知道錢到哪兒去了。
第二、現(xiàn)在不少家庭都購買小橋車了。出門看一看,大街上、家屬院,車輛已經(jīng)成災,已經(jīng)到了沒有地方停放的地步,馬路上堵車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一般的小橋車都需要十萬左右,算一算,普通人工作幾年才能購買一輛小橋車?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有小轎車,沒有小轎車反倒不正常;許多人就是貸款按揭也要買車,到了發(fā)工資的時候,工資還沒有到賬,就要考慮按揭,您說錢到哪兒去了。
第三、現(xiàn)在雖然初中以下教育都是免費,但補習費高得驚人,補習文化課,練鋼琴、練舞蹈等等興趣學習,那一項不需要錢;上高中、上大學的費用也不低啊,您說錢去哪兒了。
第四、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消費,都需要花錢。
如此等等,買房、買車、教育養(yǎng)育孩子和日常消費,哪有錢存銀行呢!
根據(jù)央行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7月我國居民的存款減少了1.36萬億!
那么現(xiàn)在問題就來了,在經(jīng)濟依舊保持正向增長的背景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存款減少的現(xiàn)象呢?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是的,答案就是因為市場上的房價出現(xiàn)了上漲。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房價上漲了6.3%,目前是10485元/平米。房價上漲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居民買房需要花費更多成本,這就是為什么居民的存款會出現(xiàn)減少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居民的錢都拿來買房了,或者是用來償還房貸。
為什么敢這么說呢?因為在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中,上半年全國樓市銷售額以及銷售面積都出現(xiàn)了上漲,這就說明上半年全國購房者的數(shù)量在增加。所以不管是購房需求還是月供都會占用居民一大筆資金,然后市場上的存款自然就會減少。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是因為居民的消費習慣改變了,很多人已經(jīng)習慣了提前消費。最簡單的例子i就是,現(xiàn)在的青年人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會習慣使用花唄,借唄之類的消費工具。所以每個月居民的收入有一大筆需要用來償還上個月的債務,所以粗七年的人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少。
更何況,近兩年因為貨幣放水的原因,市場上的物價也在不斷上漲,這就讓居民的生活成本出現(xiàn)增加,生活成本的增加肯定會讓存款變少。
整體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不行,再加上疫情,一有疫情就是大范圍封鎖,我一個親戚是飯店廚師,自從疫情以來飯店就禁止堂食,生意幾乎沒有,然后所有員工就上一天歇三天的,工資自然也相應減少,但是吃喝拉撒不可能停啊,只能吃老本,壓縮開支,這只是從個人看,從整個社會看,每個人都壓縮開支賺不到錢,那不是惡性循環(huán)么?
從國家政策主導方向上來說,目前國內(nèi)經(jīng)濟還處于一個恢復的過程,在國際大環(huán)境不好的同時,類似于之前四萬億投資搞基建的大投入缺乏,只能靠拉動內(nèi)需促進消費來提振經(jīng)濟。如何讓老百姓去加大消費力度,除去類似于發(fā)放各種政府消費券等形式的官方行為,國家一直在降息,無論是存款還是理財產(chǎn)品,導致一部分資金流向消費領域,一部分流向更高價值投資領域,如基金、股市等,導致銀行存款呈現(xiàn)一個下降趨勢。
掙錢難,花銷大,物價還高,掙十塊,花八塊,甚至還要花十塊,本身就是掙不著錢,還能存什么款呢,不欠債就不錯了!
你以為老百姓都是賺錢能手呢,“一個億都是小目標”,要是這樣理解就大錯特錯了,有些人勞動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最后還得靠貸款買房,你說可笑不可笑……!如果想一想這種事情,就算是半夜都能“笑”醒……!
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萬億,你貢獻了多少?你越往銀行存錢,存款利率卻越是走低,為什么?
我個人貢獻的是負數(shù),把一部分買了基金,銀行存貸款利率都在不斷走低,貸款大部分沒有進入實體經(jīng)濟,只是在空轉(zhuǎn),所以大家看到的是經(jīng)濟不振、股市萎靡、存款增長迅猛,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對未來沒有信心,不敢消費也不敢投資。
雖然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萬億,用以往普通老百姓的觀點就是對國家的貢獻,大道理講也是為支援國家經(jīng)濟建設出份自己微薄之力,另方面作為上了一定年紀的人經(jīng)自己或家庭除了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開銷外,
利用節(jié)約開支而將省余下的錢用來存銀行,以備自身看病就醫(yī)或遇有家庭中小輩成長過程如上好學校及將來結(jié)婚生子等用來貼補或以急需之用。
但是不僅是去年底銀行年利率的較大幅度下行和理財產(chǎn)品的下跌,尤其是今年四月份才開始的幾天又傳來銀行利率要進一步下調(diào)的實際情況,
怎能使收入不高的職場人和退休老人不感到驚訝,這是什么道理啊,為了促使活躍市場促進消費,但銀行也不能這樣搞得百姓不知所措而畏恐不安。
但話要說回來,雖然高收入者高消費現(xiàn)象依然是存在的,但對普通百姓來說,也談不上貢獻,即便銀行利息降至最低(只要不是零),顯然中等收入以下人群從口中省下的錢,還會往銀行繼續(xù)存錢以防不測風云而急需。
居民存款額猛增,這里的居民不是普通大眾,有可能是以公司或單位為主體的存款,也有可能是私人所得的存款,一季度普通大眾都不敢花錢了!
通貨萎縮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苗頭,就是有錢不去消費,把錢存在來,這樣流通的價值貨幣就大面積減少,都存錢了,錢的流通能力就減少了。銀行存的錢利息怎么樣來的,利息是銀行把錢又用到其他有收入的地方,用存的錢賺到利潤,又把所得利潤分配出去。從開始限額取款,到之后的存定期時間短收益反而高,再到之后的通貨萎縮,一系列的動作和社會表現(xiàn),都在闡釋一個簡單的道理:社會經(jīng)濟開始出萎靡的狀態(tài)了。
消費被理性后,在計算了成本和費用之后,普通大眾的收入在沒有增加的同時,物價一直走高,普通大眾能讓生活沒有負責就在盡力了。
中國老百姓為啥那么喜歡存錢?
聽說有的歐洲國家,老百姓都是月光族。德國經(jīng)濟研究所發(fā)布的調(diào)研報告顯示:50%的德國人,平均的凈資產(chǎn)只有3700歐元,約合人民幣3萬塊錢的樣子。而這些錢,只是一個月德國職員的平均工資而已。
德國的月光族依然窮樂呵
但中國老百姓不行,中國人有存錢的習慣,要是銀行里沒點錢,心里就覺得很慌,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來。現(xiàn)在說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萬億,主要是說老百姓消費水平不行,導致存款額猛增?,F(xiàn)在買房不行,炒股不行,又不敢亂花,可不老百姓就剩存款了嗎?我當然也不能免俗??!
錢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略懂經(jīng)濟的朋友都知道,拉動GDP(國民生產(chǎn)總值)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出口。僅從國內(nèi)來說,咱們只考慮投資和消費即可,消費和投資其實是互相促進的,尤其是消費能帶動生產(chǎn)、就業(yè)以及投資。
拉動經(jīng)濟的三駕馬車
在當前經(jīng)濟下行情況下,國家鼓勵投資、鼓勵消費。老百姓越往銀行存錢,說明老百姓的消費水平不行。老百姓的消費水平上不去,勢必影響投資。拉動GDP的三駕馬車,兩駕都出了問題,那還了得!國家必須引導老百姓去消費,多投資,少存錢。所以,大家存款越多,國家就會進一步降低利率。
不知道友友沒聽懂沒有[比心][比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居民存款減1.11萬億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居民存款減1.11萬億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