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普京開條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普京開條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普京開出了與烏克蘭的合作條件,澤連斯基會響應嗎?
普京開出的合作條件是什么,要歸還克里米亞?還是停止支持東烏分離主義?或者是釋放被扣押的刻赤沖突官兵?都沒有。那么,這個所謂的合作條件究竟是個什么東東?我推測,大概是指此前普京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無論與烏克蘭領導層關系如何,俄羅斯都將致力于恢復俄烏兄弟關系。
普京不虧是戰(zhàn)略高手和語言大師,一手占著別人的領土,一手稱兄道弟。澤林斯基剛剛被烏克蘭人民選為總統(tǒng),就被普京把他與烏克蘭人民之間割裂開來,仿佛克里米亞、東烏、刻赤沖突扣押的官兵是澤林斯基他們家的,而不是烏克蘭人民的。即便是澤林斯基他們家的,也不可能大方到置此情此景不顧與普京笑臉相迎握手言歡大呼哥倆好。若不是澤林斯基他們家的,更不可能不顧民意隨心所欲吧。領導人在領導期間客觀上是代表國家的,也即代表民眾的,要改善關系離不開領導人的所作所為,不管是不是兄弟都是如此。
地球人都知道,克里米亞在普京手里永遠別想回歸,而東烏分裂事實上也成定局。分離勢力成立了政府,脫離了烏克蘭中央管轄。明斯克協(xié)議雖然實行了停戰(zhàn),但保持了分離現(xiàn)狀,烏克蘭政府即不能武力統(tǒng)一,又不能和平政治解決。假如普京發(fā)了善心不再支持分離主義,東烏分離政府也不會甘愿回歸烏克蘭治下,恐怕最低底線也是高度自治。如果烏克蘭政府不接受,只能重新武力統(tǒng)一,但俄羅斯絕不會拋下東烏不管,到時善心也就不在。高度自治其實就是名存實亡,那天不高興了,就像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烏克蘭的山河已經支離破碎,而不管什么原因和誰的責任引起的,領土完整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國際紅線,而俄羅斯闖了這個紅線。不但拿走了克里米亞,而且?guī)椭鷸|烏分裂勢力打敗了烏克蘭政府軍,使東烏分裂基本上成了無可挽回的局面。由此,烏克蘭對俄羅斯已經不是簡單的反對,而是極端的仇恨。面對強大的俄羅斯烏克蘭雖然無能為力,但是尊嚴還是要保留的,那就是反對俄羅斯。
俄烏是結構性矛盾,結構不改變,逆轉的可能性不大。俄羅斯是主動方,解鈴還得系鈴人。普京要想改善俄烏兄弟關系,就得拿出具體方案,比如先釋放刻赤官兵,然后承諾敦促東烏回歸烏克蘭政府體系。而不是保持現(xiàn)狀,迫使烏克蘭默認。在實質問題不解決或提不到議設日程上時,澤林斯基無法回應,只能視而不見。誰當烏克蘭總統(tǒng)也得尊重基本民意,否則很快就會被趕下臺。
烏克蘭是個不幸的國家,也許災難從放棄核武器、戰(zhàn)略導彈、廢棄世界上數(shù)的著的戰(zhàn)略性軍工企業(yè)就開始了。烏克蘭的國防建設盡然溺弱到連對付地方武裝都難以占優(yōu)的地步,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支持,被俄羅斯全部"公投"的危險都有。俄烏從根本上改善關系的可能性不大,能降低烈度就算不錯了。從澤林斯基上臺后一系列外訪地點選擇及談話行為就可以看出來,對此他并不報多大希望。
澤林斯基應該很快會訪問美國了。7月4日他還在加拿大訪問。
過去他拜訪了德法這兩個歐盟主心骨,而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北約重要成員。
從澤林斯基上位以來的外交脈絡我們就能看出,歐盟和北約,是烏克蘭未來堅定不移的方向。
無論是下臺的波羅申科還是如今的澤林斯基,在這個問題上,其實都沒有什么太大分歧,也沒什么可以選擇的空間。
畢竟俄羅斯的壓力太大,澤林斯基不可能和普京有什么突破性的關系進展。
普京所謂的條件,其實在澤林斯基看來,也不是什么條件。
主要就是呼吁雙方見面,甚至提出考慮給烏克蘭的天然氣打折,并且能友好協(xié)商烏克蘭東部地區(qū)的戰(zhàn)局等。
雖然這個態(tài)度,比普京對波羅申科的態(tài)度緩和了不少,不過對澤林斯基而言,還不算什么示好。
畢竟目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qū)都有優(yōu)勢,普京的態(tài)度沒有放棄任何這兩個優(yōu)勢。
而澤林斯基需要的就是在這兩個問題上獲得突破。
既然普京沒想給突破,澤林斯基又找不到突破口,那么和普京見面交流有啥意義?
所以,這也就是澤林斯基最近不斷到歐美訪問的原因,要利用歐美的態(tài)度,給俄羅斯施加壓力。
因此,盡管未來不排除澤林斯基和普京在某種場合見一面,但這根本無助于解決局勢。
可以想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還會僵持一段,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惡化。
謝謝邀請、賞閱、評論、轉載和點贊!
烏克蘭總統(tǒng)澤林斯基在競選期間,就主張與俄羅斯和美國進行談判,以改變前總統(tǒng)波羅申科上臺后烏克蘭親美反俄,造成的烏克蘭如今喪失克里米亞和烏東的控制權,國內經濟也因為與俄羅斯的激烈對抗,長期得不到發(fā)展的情況!作為競選人這種憂國憂民的政治主張,的確是非常吸引投票人的青睞的!
但是當選烏克蘭總統(tǒng)以后,澤林斯基面臨的核心問題,卻是如何在烏克蘭已經嚴重分裂的政治現(xiàn)狀下,整合各方政治資源并高效執(zhí)政,同時還必須應對傳統(tǒng)寡頭政客的阻撓和牽畔!與俄美進行會談的政治口號,也只能是在取得整合烏克蘭政治資源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實現(xiàn)!
若此時貿然在美俄之間,選邊站隊或者左右逢緣,只也會有一種結果!那就是招致美國支持的寡頭政客的推翻或者俄羅斯支持的親俄勢力的牽制,最終會動搖澤林斯基的統(tǒng)治根基,又或者讓他丟掉總統(tǒng)寶座,再或者走上前總統(tǒng)波羅申科的老路!
很明顯,澤林斯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整合,烏克蘭各派政治勢力,對美俄態(tài)度也表現(xiàn)的極為模糊,但澤林斯基卻不斷的訪問一些溫和的中間派別的政治力量,例如:歐洲的德法和加拿大等國,目的還是在現(xiàn)階段爭取更多的外交成績,以提升整合烏克蘭政壇的能力!
此時普京給出的合作條件,即是拉攏烏克蘭澤林斯基的誘餌,也是對澤林斯基政治選擇的警告!即明確的要求澤林斯基與俄羅斯合作,而不是目前相對親西方的趨勢!
如果美俄關系這個大環(huán)境得以改善,那么烏克蘭所在的東歐小環(huán)境必然轉暖。
(釋放善意?烏克蘭國歌響起時,普京隨即起身肅立)
烏克蘭問題理論上,也會因為美俄關系的變化而出現(xiàn)變化。不過,烏克蘭的身份目前還很尷尬。這個前蘇國家早已經從俄羅斯的兄弟變成了勢不兩立的仇敵,同時還是北約和歐盟的“門外漢”,時刻想著對付俄羅斯做加入北約的投名狀。
剛卸任的烏克蘭的前總統(tǒng)波羅申科,以立法的形式把加入北約和歐盟作為烏克蘭的“國策”。這證明烏克蘭向西看的戰(zhàn)略方針已經定調,因此澤林斯基政府想改變這種定局,改善發(fā)展與俄羅斯的綜合戰(zhàn)略關系的難度會相當大。而作為一個政/治新人,澤林斯基首先要做的是,與他的支持者一道在烏克蘭政壇站穩(wěn)腳跟。
整合國內政治資源是澤林斯基的第一要務,與季莫申科的黨派合作是澤林斯基掌控國內政治主導權的唯一途徑。
只有在國內不受掣肘時,澤林斯基才有可能修正對外戰(zhàn)略方針。因此,面對俄羅斯拋出的橄欖枝,澤林斯基并不急于做出響應。他要看清楚并落實,美歐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真實態(tài)度以及時間期限,再做決定。
烏克蘭與俄羅斯改善關系的兩個障礙,不是靠釋放外交善意可以掩蓋的。克里米亞問題和頓巴斯問題沒有解決,俄烏關系很難有實質性的改善。
不過講起來,外交層面的緩和也總比全面僵硬對抗要好一些,最起碼有了坐下來心平氣和談判的基礎。國家關系層面上,沒有擁有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俄烏這對斯拉夫兄弟更擺脫不了分久必合的歷史套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普京開條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普京開條件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