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踩中在纏斗的蛇被咬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踩中在纏斗的蛇被咬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如果兩條雄性大蟒蛇互相纏斗,是會放對方一馬,還是兩敗俱傷甚至同歸于盡?
2019年6月,澳洲昆士蘭北部的叢林中,兩條巨大的雄性綠樹莫瑞蟒相遇了,起初它們只是盯著對方,突然其中一條巨蟒動了,它慢慢的接近對方,然后用尾部慢慢的開始纏繞對方,而另一條巨蟒也不甘示弱,就這樣兩條巨蟒纏繞在了一起,擰成了一股綠色的“麻花”。
那么問題來了,兩條雄性的大蟒蛇為何會互相纏斗呢?它們的纏斗的結(jié)果會是兩敗俱傷還是會放對方一馬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雄性大蟒蛇為何會互相纏斗?
蟒蛇也就是蛇目蟒科下的成員,目前已知的蟒蛇有8個屬26種不同的種類,其中能夠稱得上大蟒蛇的有10種左右,比如非洲巖蟒、緬甸蟒、網(wǎng)紋蟒等等,在這些大蟒蛇中,以網(wǎng)紋蟒的體型最大,其中最大的體長可達9.9米,體重大約在140公斤左右。
在大型的蟒蛇的食譜中,占比最大的是鳥類以及哺乳動物,它們很少會吃其他蛇類,更不用說是同類相食了。既然這樣,雄性大蟒蛇為何要互相纏斗呢?原因無非就是領地和繁殖。
首先是領地。所有的蟒蛇都是獨居的動物,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領地范圍,由于大型的蟒蛇主要分布在熱帶,所以它們對棲息環(huán)境的要求一般都是有一定的水體,這是因為一方面它們能夠通過水體降溫,一方面水體能夠吸引獵物前來。
雖然其他動物可以出現(xiàn)在蟒蛇的領地中(作為獵物),但是在正常情況下,蟒蛇是不允許其他蟒蛇進入其領地的,尤其是雄性的蟒蛇,當有其他蟒蛇進入領地后,它們就會發(fā)生打斗,而蟒蛇作為一種無毒蛇類,它們唯一的獵殺手段就是用身體纏繞對方。
此時,我們就會看到兩條雄性大蟒蛇互相纏繞在一起了。
其次是繁殖。蛇作為一種爬行動物,它們也是需要有性繁殖的,在繁殖期,雌性的大蟒蛇會通過不斷地釋放費洛蒙來吸引異性,由于雌性蟒蛇的領地通常與多條雄性互相重合,所以信息素會很快的將雄性蟒蛇吸引過來,而且往往還不是一條。
此時,雄性蟒蛇就需要通過競爭來獲取交配權,而競爭的方式就是纏繞在一起,打斗,最終獲勝者將擁有交配權。
因此,兩條雄性大蟒蛇互相纏斗在自然界中是時常發(fā)生的,而發(fā)生的原因就是為了爭奪配偶或者守護領地,畢竟對于蟒蛇來說,纏繞是它最具殺傷性的武器。
兩條雄性大蟒蛇纏斗的結(jié)果?
蟒蛇的纏繞力非常的驚人,在2014年,美國的羅索以及其研究團隊為了測試蟒蛇的纏繞力,找來了一條6米長的亞馬遜森蚺,為了更好的感受蟒蛇纏繞的威力,羅索斥巨資打造了一套特制的抗壓防護服,準備自己穿上,親身體驗。
結(jié)果,當森蚺纏繞住羅索后,很快防護服就被壓扁,不得已下羅索向團隊發(fā)出了求救信號,好在蟒蛇在捕獵和進食時被打擾會本能的逃走,不然盡管穿著特制的防護服,羅索也可能被勒死,因為據(jù)他自己講,雖然森蚺剛剛開始收緊身體,他已經(jīng)被勒到喘不過氣來了。
所以,如此大的纏繞力,如果兩條雄性大蟒蛇拼盡全力的話,結(jié)果很有可能是兩敗俱傷,甚至是一方死亡。但是,在現(xiàn)實中,這種情況是不會發(fā)生的,我們以開頭那兩條雄性綠樹莫瑞蟒為例,這個場景是《國家地理》在昆士蘭北部叢林里拍攝野生動物時意外發(fā)現(xiàn)的,它們大戰(zhàn)的原因是為了爭奪配偶,因為在不遠處有一條雌性很淡定的在看著這一切。
在整個的纏斗過程中,兩條雄性蟒蛇都沒有用牙齒咬對方的行為,這個動作很關鍵,因為咬住對方的身體更有利于自己纏繞和收緊,結(jié)果兩條蟒蛇在大戰(zhàn)了幾十分鐘后,以一條蟒蛇離開結(jié)尾,顯然在這場力量的較量中,它落敗了。
根據(jù)科學家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蟒蛇之間的互相打斗都不是為了進食,而且它們都沒有要殺死對方的意圖,這只是一場“男人力量”之戰(zhàn)的對決,不會傷及性命。
其實,不止是蟒蛇,即便是毒蛇也是如此,我們以眼鏡王蛇為例,雄性眼鏡王蛇也會被雌性的費洛蒙吸引,然后兩條雄性眼鏡王蛇見面后會尾部簡單地纏繞一下,然后豎起身體來,去與對方碰撞,然后盡量的將自己的頭抬高。
這個過程最多會持續(xù)幾個小時,但是在此期間,雙方都不會用自己的毒牙去咬對方,最終誰的頭抬得最高,就是勝出者。因此,雖然蛇是冷血動物,但是在爭奪配偶和守護領地方面,它們做得更加的“人性化”,不像獅子那樣拼個你死我活,也不會像羚羊那樣角都會糾纏到一起分不開,比如下圖中這兩頭雄性非洲旋角大羚羊就是因為爭奪配偶,結(jié)果角纏在一起分不開,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雙雙斃命。
寫在最后
在正常情況下,兩條雄性大蟒蛇是很好有碰面的機會的,因為它們都在各自的領地中互不打擾,但是不排除一些剛成年的蟒蛇在尋找領地時誤入其他大蟒蛇的領地,還有就是在繁殖期,這種碰面的情況會更加常見,此時見面的雄性蟒蛇就像是兩頭雄性老虎一樣,會發(fā)生打斗。
但是,它們的打斗比的是力量和耐力,而不是以殺死對方為目的,所以,兩條大蟒蛇纏斗的最終結(jié)果是耐力和力量較弱的那一條離開。
如果兩條雄性大莽蛇互相纏斗,通常情況下是會放對方一馬。
這就要從生物的本性說起來,不管是蛇類,抑或是其他生物同類,一般來說生死相搏不是為了同歸于盡,也不是為了消滅對方。一般來說,他們相互纏斗的原因只可能有兩個,第一個求偶,第二個搶地盤。
如果是求偶,那么可能是會有一個死亡或者落敗,但大部分情況是落敗,而不會非要置對方于死地。至于搶地盤,主要也還是趕走對方已達到搶地盤的目的。可能題主不相信,但是一般生物之間相互爭斗,不是帶著死亡的目的,只是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雄風,或者趕走對方。生物之間的動物性本能就是這么單純,除非是遇到天敵或者獵人與食物這樣的關系,否則一般同類爭斗是不會置于死地的。物競天擇,同類之間的生物搏斗不會生死相見,它們比我們還懂得團結(jié)!
我是日曉百科更多科學可以關注我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踩中在纏斗的蛇被咬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踩中在纏斗的蛇被咬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