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東漢石人像立在路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東漢石人像立在路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東漢最具特色的雕塑作品是?
東漢大興石刻,以四川省灌縣都江堰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最為重要,石像高290厘米,形貌雍容大度。
東漢石俑以河北望都墓的182年雕刻的騎馬石俑最為出色,通高79厘米,刻畫一位買魚沽酒、騎馬而歸者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馬腹與基座之間已作鏤空處理,顯示圓雕技藝益趨成熟。
四川的東漢石俑較多,其中,重慶江北區(qū)鵝石堡東漢墓有3件伎樂石俑,姿態(tài)或坐或立,以刀法簡潔、形象生動見稱;峨眉雙福鄉(xiāng)出土農夫、部曲、伎樂等石俑,以形象豐滿、神態(tài)淳樸見長;蘆山石馬壩出土兩件鎮(zhèn)墓石俑,或持鍤執(zhí)箕,或執(zhí)斧捉蛇,以形貌猙獰為特色。
東漢石雕藝術的成就還體現(xiàn)在造型勁健的大型動物雕刻上。如山東臨沂石羊嶺的一對石羊,高95厘米,用矩形石材雕成,胸前分別鐫刻“永和五年”、“孝子孫侯”、“孫仲喬所作羊”等隸書刻銘,形象古樸典雅,富有裝飾趣味。
此外,陜西咸陽沈家村發(fā)現(xiàn)的一對石獸、山東嘉祥武氏祠的一對石獅、四川蘆山楊君墓石獅及雅安姚橋高頤墓石辟邪等,均屬東漢晚期的優(yōu)秀石刻。屬石翁仲性質者,有安帝元初年間雕刻的河南登封中岳廟前一對石人,作夾道而立、拱手拄劍狀,用方柱形石材雕成,形貌樸拙。
江蘇東海昌梨水庫墓的婦女抱嬰蜀柱、山東安丘董家莊畫像石墓的多人物高浮雕蜀柱,其形體雖略小于上述石刻人像,而生動活潑程度過之。
山西綿山景區(qū)怎么樣?門票多少?具體位置在哪里?
綿山門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10.0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90.00元
綿山八景
綿山古八景在唐代已聞名?!熬d山古八景”千年不衰,至今仍是綿山風景名勝區(qū)主要景點,是眾多游人紛至踏來的熱點,是綿山歷史文化的杰作。其中鎮(zhèn)峰天門、上巖十剎和綿峰三絕是介休八景。
鎮(zhèn)峰天門
從下巖光巖寺登山,在山神廟下方半山腰中的石峽處,有座山門稱鎮(zhèn)峰門,也稱南天門。在門樓上往北眺是佛爺山景觀,往南望楞嚴會、焚燒林、李姑巖、塔巖頭(龍頭寺)及古石梯就在眼前。
乳滴蜂房
在中巖滴水崖石壁上,聯(lián)綴數(shù)石乳,彌似紫苔,狀如蜂房,泉水常滴不斷,也稱石乳泉、母奶頭泉及懸泉等。自古以來有數(shù)十首詩詞歌頌蜂房泉,是綿山第一名泉,介休古十景之一,有“三晉名泉”的美譽。
中巖云洞
中巖景區(qū)崖邊上有座云中寺,獅子山崖頂上有一白云庵佛洞,為洞上洞,洞內有釋迦牟尼和文殊、普賢三佛,并在六塊石板上刻有金剛經(jīng)。中巖絕壁上的白云洞,下雨前白云從洞內飄出。
柏龍望橋
中巖鳥道絕壁上有株千年古柏龍,頭上有角龍嘴上長著兩片葉,柏龍往東是兔橋棧道。
須彌夜光
天橋巖洞內有塊兩米多高須彌石似人形,到了夜間神石發(fā)光更似人像。須彌石現(xiàn)有名無實,是因為1940年1月,日本侵略者放火燒山時將天橋棧道廟宇燒毀,從此須彌石夜間再不發(fā)光了。
抱腹棲云
大巖為綿山百余處巖洞之首,因山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稱抱腹巖。鬼斧神工的抱腹巖,是華夏巖洞奇觀,它坐東北面西南,為一高約60多米、長約150米,深約80米建筑;抱腹巖之“腹大”,抱二百余間殿宇禪房,是天下第一洞式禪院。抱腹棲云是介休“古十景”之首,為綿山風景區(qū)第一勝景。抱腹巖令人贊嘆,真是“天生一個大巖洞,無限風光在云峰”。
上巖十剎
從抱腹巖(大巖)旁鐵嶺攀登而上是上巖風景區(qū),在綿峰鐵瓦寺下方山凹處,是一佛國圣地,有五龍寺、正果寺、竹林寺、銀空洞、清心庵、彌佗庵、上方庵、永寧庵、東嘴庵、西嘴庵及懸崖絕壁上新庵、舊庵十多處寺庵。
綿峰三絕
綿峰絕頂(也稱巖頂)上的鐵瓦寺,是東漢年間修建,是我國最早建在山頂寺院。鐵瓦寺西側絕頂上有座摩斯塔,為介休六塔之首;鐵瓦寺東側的茅庵是建在三面環(huán)溝絕壁上,似一龜蛇。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東漢石人像立在路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東漢石人像立在路邊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